赤峰市应急管理局坚持固本强基
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
赤峰市应急管理局创新工作思路,探索改革模式,采取四项举措,提升应对灾害事故应急救援处置能力,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。
一是加强应急管理组织体系,推进应急管理责任体系全覆盖。按照全市统一领导、综合协调、分类管理、分级负责、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,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应急管理责任体系建设领导小组,分级负责应急管理日常工作。细化各级成员单位责任清单,量化工作指标,全面压实应急管理主体责任,实现标签定位,做到每一处风险有人负责、有人排查、有人监管,为应急管理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。
二是积极统筹各方力量,形成应急救援合力。积极协调现有的5类应急救援队伍,基本形成了以统筹安排、统一调配,政府为主导,企业全面参与,社会化力量为补充,救援半径覆盖全市范围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。全市有军方应急救援队伍1支1.58万人;综合性救援队伍2支355人;各类专业和半专业化队伍581支1.7万人;民间应急救援队伍2支166人。组建应急救援等领域260余人专家人才库,积极参与应急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。
三是强化应急处突能力建设,积极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。组织专家编制《赤峰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》和《赤峰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》等各类总体预案、专项预案30余件,各企业也都编制了安全生产和应急救援的专项预案。同时,全市组织各类应急演练185次,极大提高了各类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。加大物资储备投入力度,完善“储补调用”应急物资保障机制,全市建成应急物资储备库13个,共储备各类应急救援物资5.08万套(台、件),极大地增强应急保障能力,确保在关键时刻能拿的出、用的上。
四是推进内蒙古中部应急救援基地建设,构建“大应急”救援体系。按照自治区应急体系建设要求,以现有的国家能源集团内蒙古平庄煤业矿山救援队伍为依托,投资2亿元建设内蒙古中部应急救援基地,逐渐由专一的矿山救援向全灾种应急救援方向发展,由专业性救援向综合性救援转变。该项目建成后,未来主要承担自治区中东部地区、兼顾蒙冀辽三省各类事故的应急救援任务,确保启动应急响应后应急救援队伍就近用兵、及时到位、高效应对。
下一步,赤峰市继续勇于改革、创新举措,打破传统模式,逐渐将多模块、多种类的应急救援队伍统筹为一支具有“全灾种”救援能力的应急救援队伍,逐步形成“大应急”救援体系。
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19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