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峰市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
阿拉善左旗煤矿坍塌事故发生后,赤峰市立即安排部署全市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工作。印发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实施方案,细化工作任务,完善隐患排查工作台账,采取“日调度、周通报”工作机制,推动各地区、各部门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整治。各旗县区、市直各行业部门结合工作实际,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,确保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取得实效。
一、全面排查整治风险隐患
一是全行业、全领域、全覆盖开展隐患大排查大整治。在抓好矿山、危化品、燃气、消防、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的基础上,要求26个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责任的市直行业部门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整治,尤其是加强边远地区、废旧厂房、边缘地段检查。各旗县区、市直行业部门结合本辖区、本行业实际,制定了具体工作方案,全面开展隐患排查。
二是通过严格落实责任抓隐患排查整治。坚持党政领导重点督查、行业部门专项检查、企业全面自查自改相结合。各级党政负责人落实领导包联机制,亲自带队深入基层一线,强化督导检查,全面查找本辖区存在的风险隐患。各级行业部门按照“三管三必须”和职责分工,成立检查组,聘请行业专家参与,分行业、分领域开展隐患排查和整治工作,对排查出的问题实行台账式管理,明确整改责任人、整改措施、完成时限,按时整改销号。抓实抓牢企业主体责任落实,要求各企业主要负责人全国“两会”期间必须驻企值守,制定周密详细的隐患排查方案,全面开展自查自纠,及时消除问题隐患。
三是抓住统筹调度与隐患整改这两个关键环节。市安委办实行“日调度、周通报”工作机制,每日调度各旗县区、市直各部门隐患排查、执法处罚、专家参与等情况,及时将各地区、各行业部门工作开展情况等报送市委、市政府,并在全市范围内进行通报,从而推动各地区、各部门从严从实从细开展排查整治。因时制宜抓好隐患整改,根据各地区、各行业特点,实行“一地区一台账”“一行业一台账”“一企一台账”,确保各类安全隐患整治闭环管理。
二、强化监管执法
一是加大行政执法力度。从严推进全市“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强化年”行动,通过严格执法倒逼企业落实好主体责任和全员责任,突出工作重点,严厉打击“洗洞盗采”、超层越界盗采、违反设计规定改造等违法行为。
二是坚持行政执法与专家指导服务相结合。各地区、各部门坚持常态化聘请专家参与安全生产执法检查,指导企业解决各类安全生产问题,通过行业专家参与执法检查,有效解决了各级执法队伍专业人员不足、隐患排查不全面等问题,尤其是推动危化品、矿山等重点行业领域问题隐患及时治理。自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开展以来,全市共有515名行业专家开展企业指导服务。
三是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的社会监督。加大举报奖励办法宣传力度,鼓励企业内部员工发挥安全生产“吹哨人”作用,举报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,对有功人员予以奖励。
三、全力做好迎接上级各类督导检查工作
全国“两会”期间,市安委会共迎接了自治区危化品领域、矿山领域等5个安全生产检查组。针对督查组反馈的问题隐患,市安委办按照市政府领导要求,及时调度相关部门和旗县区,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,逐条逐项做好整改落实。同时,举一反三,结合正在开展的全市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,进行全面自查自纠,确保督导检查工作服务保障到位、工作对接到位、隐患排查整治到位。
四、做好应急处置准备工作
全面完善危险化学品、燃气、非煤矿山等各行业应急预案,增强预案的针对性、实用性和可操作性。备足应急救援物资和力量,随时做好处置突发事件的保障工作,做到有效应对、有备无患。严格落实领导带班、24小时值班制度,加强值班备勤,确保政令畅通、反应迅速、处置得当。
下一步,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、市政府的安排部署,进一步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,持续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,从严从细从实抓好各项安全防范措施,有效防控各类安全风险,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。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195号